中新网泉州7月19日电 (吴冠标 高一帆)19日,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福建鲤城营在著名侨乡泉州开营,来自北美洲的20位华裔青少年和2位领队老师一同走进这座世遗之城,体验一场世遗与非遗交相辉映的研学之旅。
2023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福建鲤城营在泉州开营。 吴冠标 摄
对华裔青少年朱东方而言,泉州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我母亲是泉州人,她很早就告诉我泉州有清源山、西街、开元寺、东西塔等历史悠久的古迹。可以说,泉州是我父母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我想在此行中更深刻地感受泉州之美。”
当天,华裔青少年们在泉州少林寺观看武僧表演,学习南少林武术招式,体验少林禅武文化;走进蟳埔渔村,在簪花围、大裾衫、蚵壳厝中感受泉州蟳埔女习俗与“海丝”风情。
华裔青少年在泉州少林寺观赏武术表演。 吴冠标 摄
据了解,在接下来的十天里,华裔青少年们还将在泉州体验刻纸、南音、陶瓷、茶艺、高甲戏、木偶戏、香道等非遗技艺,游览老君岩、洛阳桥等世遗景点。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丰富有趣的研学活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泉州,进一步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也希望他们回去后能将所见所闻分享给亲朋好友,当好传播中华文明的文化使者。”泉州市鲤城区统战部部长吴振法说。
华裔青少年在泉州少林寺体验南少林武术招式。 高一帆 摄
“在妈妈的影响下,我一直对中华文化和中华饮食很感兴趣。”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华裔少女钱美龄说,这次她最期待的还是泉州安溪的茶艺之旅,“我想学一学如何品味中国茶”。
钱美龄的母亲钱玲玲是一位中文老师,也是此次的领队老师之一。她希望女儿和孩子们能通过这次夏令营,更系统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我在美国的中文教学经验来看,实地体验可以很好地激起孩子学习中文的热情,唤醒他们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这是我们这些家长所乐见的。”
“寻根之旅是在给华裔青少年们种下种子,我们期待这颗种子在未来发芽。”北美华人华裔寻根协会常务副会长郑雄表示,祖国始终是海外华人华裔的“根”,带着华裔青少年们回到祖国“寻根”,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认同感,非常有意义。(完)
中新社香港7月19日电 (韩星童 曾婧桐)2023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相当于内地高考)19日放榜,逾4万名全日制学校考生清早返回学校领取成绩通知书。今年香港DSE共诞生4名“状元”,其中3人表示想读医科,未来成为医生。
当日清晨,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到仁济医院罗陈楚思中学为应届考生打气。她在致辞中表示,决定自己未来的,绝对不是成绩单,而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她引用电影《地心探险记》中女主角的名言“一定有出路”勉励考生。
今年香港DSE共诞生4名7科5**最佳成绩的“状元”,包括2男2女,他们来自3间学校,分别是皇仁书院、德望学校、圣保罗男女中学。
来自皇仁书院的“状元”罗泽嘉在数学延伸部分亦考获5**,属于“超级状元”。罗泽嘉受访时说,自己对香港有归属感,计划留港升学,报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他表示,自小爱看武侠小说、历史故事,在那些故事里医师妙手回春,总能让病人“起死回生”,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长大后,亲人离世的伤痛更让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拯救生命。
来自圣保罗男女中学的“状元”古冰心和蓝仲宏同样为“超级状元”。古冰心希望报读医科,用积累到的知识帮助他人,贡献香港社会。蓝仲宏则对物理等科学感兴趣,他透露已获英国剑桥大学录取,将修读自然科学。
来自德望学校的“状元”郑苡晴开考前一周感染新冠病毒,一度状态欠佳,直至开考前一天才转阴。她形容考试成绩“出乎意料的好”,很开心不辜负父母及老师的期望。郑苡晴同样希望报读医科,未来成为一名外科医生,但暂时未决定留港或到海外升学。
据悉,今年香港共有42391名学校考生及6371名自修生参加DSE,有17450名(42.4%)全日制学校考生在中国语文、英国语文、数学和通识教育科依次获得3322级或以上成绩,符合升读本地大学最低成绩要求。(完) 【编辑:于晓】